公告:GG姐新建网站,欢迎新老粉丝们的热情关注,全网虚拟资源一手掌握,全部免费,记得收藏本网站哦!!!
欢迎您访问本网站,请 注 册了解更多!
网站首页 > 未命名 > 名师讲座 > 正文

【王升旭】针灸学的技术

作者:访客日期:2017-01-16浏览:1998分类:名师讲座

 【王升旭】针灸学的技术

本系列介绍了针灸学的起源、针具的起源、刺法及灸法的起源于发展、刺法与灸法的操作手法、量学要素以及毫针刺法等
大师简介
王升旭,男,主任医师,教授,博导 1962年9月出生。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,医学博士。解放军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主要研究针灸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疼痛和脑血管意外、脑外伤后遗症。临床开展了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相关性疼痛的系列研究,醒神开窍针法促醒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研究。
 顺经而刺则为补,逆经而刺则为泻。 子午流注(有软件):纳子法。灵龟八法。 一根艾条能烧一个小时。 艾叶:火力温和、持久。 麦粒灸。雀啄灸。 艾灸盒。温灸器(可以调节高度,调控温度)。 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。 刺激强度——得气的强弱。 提插捻转。 轻度、中度、重度刺激。 捻转:角度、频率。 提插:幅度、频率。 针刺刺激持续的时间。 针刺间隔时间。 艾灸的量学要素。 热敏灸(热敏点)。40分钟——1小时。面神经炎。  

温馨提示:如若文中没有资源链接,那肯定就在下面啦

本站所有资源都来源于网络收集、网友提供或者交换而来!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站长(qq:1906966882 vx:gg_share)

暂无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。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